新闻资讯 这些纸片人,竟然贡献了暑期档15亿票房?
首页 新闻资讯 电影资讯 这些纸片人,竟然贡献了暑期档15亿票房?

这些纸片人,竟然贡献了暑期档15亿票房?



好消息,截至8月18日14时26分,2025暑期档(6月-8月)总票房(含预售)突破100亿。其中《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长安的荔枝》《侏罗纪世界:重生》《罗小黑战记2》暂列档期票房前五名。

细心的观众已经发现了,前五名当中有两部是动画片,而且是二维动画,为激烈的暑期档悄悄贡献了近15亿元票房。


百亿票房截图

《浪浪山小妖怪》凭“潦草”取经小妖怪狂揽超10亿元票房,登顶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电影票房冠军。《罗小黑战记2》则靠可爱小猫妖闷声发大财,悄咪咪吸金4.5亿元票房。两部电影的豆瓣分别为8.6分和8.7分,名副其实的叫好又叫座。

上映前,它们都不是大热候选,但硬是凭借“好看”二字突出重围。毋庸置疑,“好内容”是《浪浪山小妖怪》与《罗小黑战记2》能够实现暑期档黑马逆袭的关键所在。

无论是替代传统“天命英雄”成为主角的“取经人小妖怪”,还是用沉淀了14年的IP重新定义国产二维动画高度的“猫妖罗小黑”,无疑都在证明一件事:对观众来说,好内容自带吸金力,真诚创作是永恒的必杀技。


活成自己样子的无名小妖


最初走进电影院看《浪浪山小妖怪》的观众,除了2023年因为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圈粉的人,更多还是为了给放假的孩子“找点乐子”的家长们。不过,对于影片监制兼艺术总监陈廖宇、导演兼编剧於水来说,即便将上映档期放在暑假,《浪浪山小妖怪》的目标依旧和出圈短片《中国奇谭之小妖怪的夏天》一样,希望尽可能打动更多观众。

事实上,上映17天破10亿票房、拥有近20%的排片占比等数据都在佐证一件事:无名小妖们在竞争激烈的暑期档,收割了不同年龄层的观众的心。让人忍不住问一句,四个走出浪浪山的小妖怪们,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一个全民化的故事或许是小妖怪成功的第一步。

《浪浪山小妖怪》以《西游记》为背景,讲述了无名小猪妖、蛤蟆精、黄鼠狼精和猩猩怪假扮唐僧师徒取经的故事。《西游记》的故事家喻户晓,让观众有着天然的亲切感,而在《浪浪山小妖怪》中,新鲜的讲述视角让故事有了更有代入感的一面。



传统的天命英雄被无名小妖组成的潦草取经团代替,打工连续碰壁的小猪妖、追求安稳工作的蛤蟆精、被生活磨平棱角却不改底色的黄鼠狼精、社恐却充满正义感的猩猩怪,他们身上存在着大部分普通人的缩影,让每个人都能从他们身上找到自己或身边的人,加上小妖怪“无名”的设定,更加深了观众的代入感,变成了一个“大小通吃”的故事。

《浪浪山小妖怪》的可贵之处是将时代性与当下性融入到熟悉的传统故事里,让中华文化在新语境中焕发光彩。象征全村希望的小猪妖像极了每个想要通过个人努力让身边人过好的你;黄眉怪要给蛤蟆精分唐僧肉的时候,蛤蟆精那句“我配吗”则完美契合了当下热门的配得感话题;小猪妖、蛤蟆精教猩猩怪说“齐天大圣”的名场面让大部分家长都能秒回给“熊孩子”辅导功课的时光。

相较于用AI、网络流行语等所堆砌出的表面化的当代性,《浪浪山小妖怪》用日常生活与具体的事构建了与观众之间真正的情感共鸣,并在故事的尾声用“我想要活成我喜欢的样子”完整了戏里角色与戏外观众的共同成长。



每个人心里都有这样的时刻——我想活成我喜欢的样子。于是,每个人都能在“浪浪山”找到自己。

足够扎实、易于引发情感共鸣的文本和人物设定之外,《浪浪山小妖怪》在制作、美学和文化传承方面也用高水准还原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应有的实力”,不少观众表示那个熟悉的“上美影”又回来了。

发掘《浪浪山小妖怪》的东方美学中所潜藏的中式浪漫,也成为观众看电影的乐趣之一,片中黄眉怪大殿屏风暗藏的隋代展子虔《游春图》是现存最早的山水卷轴,小雷音寺部分壁画参考了敦煌榆林窟第25窟中唐壁画,小妖怪们的首战地原型是元代建筑大同市浑源永安禅寺……甚至包括小妖怪们的配色也源自中国的五行五色。如是寓教于乐的属性,同样也是“小妖怪”作为动画电影的初心。



对观众来说,真正值回票价的好电影很简单,能收获快乐、感受共鸣,然后找到自己想要活成的样子,就足够了。


文武双全的罗小黑


与《浪浪山小妖怪》脱胎于一部动画短片不同,《罗小黑战记2》则是一个网络动画出身、沉淀了14年的IP。

2011年《罗小黑战记》动画剧集以一只流落街头的小黑猫俘获二次元的心,成为豆瓣评分9.5分的高分动画作品,几个番外也都维持在8.6分到9.2分之间。2019年电影《罗小黑战记》上映后,在没有大面积营销的情况下,以口碑出圈,收获3.15亿元票房,豆瓣评分8.0分成为当年的高分华语电影,并入围了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当年3D动画电影盛行,但罗小黑凭一己之力打破了二维动画不卖座的偏见。

今年电影《罗小黑战记2》登陆暑期档,截至发稿前预测票房将超5亿元,豆瓣评分高达8.7分。



“罗小黑”系列从网络动画发展成为动画电影,有自己的固定受众,所以在上映前总是不会有太大声量,但从目前取得的成绩看,它打动的却是更广泛的观众,我们还是可以从“小猫妖”的身上看到它兼顾粉丝情怀与路人友好度的“文武双全”之道。

文的部分,时隔六年,《罗小黑战记2》选择“会馆袭击案”作为故事主线,在不改变治愈基调与内核的基础上扩充了前作的世界观,加入了新的角色和冲突。既保留老观众熟悉的元素,也确保更多新观众能够理解剧情。同时,对IP一直以来强调的“人妖共存”主题进行升华,成为贴合当下的反战主题,并由此传递出“求同存异”的和平哲思。

人物设定方面,《罗小黑战记2》用原IP经典角色罗小黑、无限及经典群像联动粉丝,新加入的角色战争孤儿鹿野,不仅契合升华后的主题,也通过拒绝“男凝”的设定而成为国产二维动画电影女性角色新范式。



武的层面,《罗小黑战记2》相较于第一部进行了制作难度的升级,在长达6年的创作周期里,体量从第一部的7万张手绘原动画扩展到第二部的超20万张,团队在部分打斗戏上采用了每秒24帧的标准来提升动作流畅度,其中一场“飞机大战”戏份的制作周期就几乎长达一年。另外,制作团队还邀请飞机顾问,在快速飞行的状态下,在力图合理的前提下呈现出真实世界里可能发生的动作场面,而不是单凭想象去完成。

片中将徽派园林等传统建筑与现代都市相结合,场景设计复刻浙江苍南的灵溪镇、藻溪镇洞桥等真实地标。片中如吃火锅这样的生活场景,制作团队也会实地考察取材,让天马行空之外的电影世界落地,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奇幻题材的悬浮感。



虽然是一部IP动画电影,但《罗小黑战记2》在某种程度上也有着和《浪浪山小妖怪》异曲同工之处。一方面是创作者对二维动画的坚守,让观众看到无论是2D还是3D都只是一种表现形式,真正吸引观众的是内容本身;另一方面则是其打破的动画电影更偏低龄化的刻板印象,即两部作品都具有不同年龄层能共鸣的情感内核和对于当代性的关照。

对观众来说,《罗小黑战记2》和《浪浪山小妖怪》能够在暑期档共同出圈,既是萌系外表下的硬核实力使然,也是真诚故事与踏实创作的共同作用力。


“喂口好饭”的决心


事实上,这个暑期档最终让观众投上倾心一票的依旧是那个说烂了的道理:好内容才是救市王道。

“好内容”是《浪浪山小妖怪》与《罗小黑战记2》能够突破的关键,而成就好内容的背后则是创作者真诚的态度,以及立足当代语境与观众审美变化的精准判断和对精品的坚持,用“软硬兼施”的方式真正让观众走进影院“吃点好的”。

其中,“软”主要体现在叙事与情感共鸣,“硬”则主要体现在技术与制作方面,两者又共同完成了二维动画的商业正名、口碑增长与中式文化的海外传播等。

叙事方面,两部电影都从草根出发引发代际共鸣。“浪浪山”的四个底层小妖怪折射出的困境,有“普通人越努力越背锅”的心酸,而每条人生路都仿佛取经路,小妖怪们行走的每一步也都充满着对现实生活的关照,不经意间给人带来“灵魂暴击”;“罗小黑2”的配角社畜甲、乙二人组用搞笑日常让观众迅速代入剧情,也能从人妖共存的议题中找到生活中求同存异的答案,从反战主题里追寻和平真理。



情感共鸣与情绪价值方面,两部电影都拥有为观众提供精神出口的作用。《浪浪山小妖怪》的英文片名《Nobody》关照了自我定义对每个普通人的重要性,“后来发觉浪浪山也挺好,有最珍贵的一切”则展现了个体生命的自我选择,特别是在当下这样一个被卷、被比较的时代,体会到平凡也有价值,或许便向自己喜欢的样子迈出了勇敢的一步。

《罗小黑战记2》中罗小黑从最初依赖师父,到独立完成自我选择,其中传递了一种通过成长实现自我救赎的情绪价值取向。



而无论是通过怎样的叙事完成精神共鸣,两波小妖怪都找对了适合当下观众接受的共鸣方式:反说教,用治愈对抗虚无,以更大的思考空间容纳个体情感锚点。

技术方面,无论是《浪浪山小妖怪》耗时四年多打磨1800组镜头,用泼墨与工笔交错的方式打造“会动的国风画卷”,还是《罗小黑战记2》耗时六年,制作超20万张手绘原动画打造出的融合东方美学与现代都市分格的分镜张力,都充分说明传统二维动画依然有其发展和创新的空间,并展现了艺术家们的工匠精神。

小妖怪们用最质朴的对人的深度关怀,与最极致的对艺的热切追求,证明了好内容拥有自己找到观众的能力。不仅如此,《浪浪山小妖怪》周边的热销,“猩猩怪”与“黄鼠狼精”在手办和盲盒市场的人气争抢;《罗小黑战记2》依托二次元节庆在日本延档上映再次实现文化出海,都在证明好内容的效应不止一张电影票那么简单。



而在这个已经突破100亿元票房的暑期档,好内容其实不仅有《浪浪山小妖怪》和《罗小黑战记2》,而是整个电影行业正在全方位地突现内容突破。

比如上映26天票房突破26.亿元的《南京照相馆》(数据截至发稿前),以豆瓣评分8.7分的高口碑令观众为之一震。近些年以南京大屠杀为故事背景进行创作的影视作品不在少数,但《南京照相馆》通过平民视角重构宏大历史,用“一纸亲善照”揭露日军南京大屠杀背后的真相,小切口的表达真正引起中国人的共鸣。

而8月16日上映的《捕风追影》,早在点映时就已经好评如潮,上映5天票房接近3亿元,豆瓣评分8.1分。成龙和梁家辉再挑大梁,文戏武戏皆精彩,让观众找回了昔日看动作片的爽点,而此沙、张子枫、周政杰等新生代的表现也让人欣慰电影行业后继有人。

足可见,这个暑期档,影视行业已经有了更多的变化,那就是给观众“喂口好饭”的决心正在继续。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捕风追影》:老酒装新瓶,味道更香醇!
下一篇
《脱缰者也》:黑色+荒诞,“时代里摇曳的人性”

评论

评论已关闭